欢迎访问华瑞影业
www.huaruipictures.com

新闻资讯

公司新闻

华瑞影业出品电视剧《匠心》剧本论证会举行

作者:华瑞影业2022-05-20 22:39:57

微信图片_20220520224029.jpg


5月20日,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与华瑞影业联合主办的电视剧《匠心》剧本论证会以线上视频会议的方式举行。


电视剧《匠心》由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指导,华瑞影业出品、制作。以技能强国、技行天下、高歌工匠精神为主题,在两个时空中交错展开故事,通过三代工人纵跨几十年的人生经历,讲述了我国工匠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工匠精神的传承,特别是当代技能人才的成长之路与取得的显著成绩。2022年,上海将举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,值此之际,电视剧《匠心》推出,致敬大国工匠。


1.jpg


会上,主创团队介绍了电视剧《匠心》的创作缘起及相关筹备情况。与会领导、专家针对《匠心》的剧本创作进行了热烈的研讨,从剧本立意、思想内涵、时代背景、情节设计、人物塑造等角度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。


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出版集团原董事长、总经理张梦欣提出,电视剧《匠心》的创作恰逢其时,它适应了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、大力弘扬“工匠精神”的需要,表达了深刻的家国情怀,或将进一步促进社会形成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。


环球时报社副总编辑蒋安全表示,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,我们要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,实现从“中国制造”到“中国智造”的飞跃,用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大力弘扬工匠精神,“期待《匠心》能够成为一部有口碑、留得住的精品,在国内和国际上得到广泛传播”。


会上,导演王硕、编剧陈可非作为主创代表,分别对《匠心》的创作过程进行了阐述。导演王硕介绍,现时代的“匠心精神”有更鲜活的内涵,它不单单是工作、手艺,还有亲情、友情、爱情等人与人之间的情感,以及对待社会、对待生活、对待自我的积极态度。剧目从“双时空”入手,让年轻人回首历史寻找自己的来处,也让老一辈的工匠大师在时代洪流中重新定义自己的精神信仰。编剧陈可非说:“我们将中国人血脉之中的‘匠心’基因默默传承作为主线,用三代人走过的不同奋斗之路,人们耳熟能详的车工、焊工等职业符号作为切点,剖开历史和现实,既要让大家看到匠心与个人成功、家庭幸福的关系,更要感受到匠心与国家兴盛、民族振兴的关系。”


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充分肯定了《匠心》的创作,他认为,《匠心》的人物和故事跳出了目前现实题材比较热门的领域,找到了一个更加有社会意义、生活深度、思想价值表达的题材。与此同时,李京盛建议《匠心》深化主题,“将价值理念放大一点,让文明层次更高一点”。


人民日报社文艺部主任袁新文对剧目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意见,他表示,希望《匠心》能够处理好三代和一代的关系、观念和观众的关系 、技术和艺术的关系,以及行业剧和社会剧的关系。


中国文联原副主席、著名文艺评论家李准提出,《匠心》的题目和立意非常有时代感,特别是从职业教育的角度解构人物关系,非常新鲜。


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副会长、国家一级作家孙泱认为,《匠心》很好地表达了“技行天下,技能强国”的主题,让更多人看到了技能人才的职业生涯和人生价值。然而,如何更好地处理电视剧形象化的时空关系,把时空“拧”在一起,是创作过程中需要攻克的难题。


中国文联电视艺术中心副主任赵彤表示,希望《匠心》能够传达出“促进美好生活而求匠心”的理念的同时,也要展现更多国际竞技场上的工匠风采。


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、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建议,《匠心》要强化问题意识,触及社会存在的现象,进而把它们转化成艺术形象,引发社会热议。


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一级巡视员董年初对于《匠心》的故事很有感触,他说:“我是60后,我们这代人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、实践者,也是获得者,希望《匠心》能够更好地反映时代特征,也希望有更多优秀的电视剧在网络平台上播放。”


电视剧《匠心》是国内难得的技能人才相关题材作品,是华瑞影业继去年央视热播剧《花开山乡》《向警予》,及军旅题材剧《号手就位》后的又一力作。剧目自筹备起,便得到了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大力支持。与会领导、专家表示,希望主创团队汲取各方意见,进一步修改、认真打磨剧本,竭诚努力、不负所托,创作出一部弘扬主旋律、紧扣时代脉搏、教育意义深远的精品力作,为中国技能人才的培养和职业教育的发展加油助威,为我国向制造业强国继续大踏步迈进添砖加瓦。(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孙金行)